- 地址:
- 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秀山路8号3幢三层L区374室
- 邮箱:
- ct@shanghaixj.net
- 电话:
- 445-885-0052
- 传真:
- +86-183-4807
网讯(记者u0026孙小程)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并“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稳固经济“基本盘”的同时,沪市主板公司坚持将新质生产力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反映在“线年,沪市主板公司合计研发支出近9000亿元,撑起整个资本市场1.8万亿元研发支出的“半壁江山”。
放眼未来,沪市主板强研发、重创新的势头将持续巩固。近期沪市主板披露的“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中,近八成公司都提及“创新”“研发”等关键词。在此趋向下,细分行业科技龙头在沪市主板加速汇聚,从无到有,由点及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
从近期披露的年报来看,沪市公司探索实践新质生产力的步伐不断加大。2023年,沪市主板公司合计研发支出近9000亿元,同比增长约5%,已连续3年保持增长态势。其中,138家公司研发支出超十亿元,19家公司研发投入超百亿元,108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细分行业方面,航空装备、电力、通信服务等行业研发支出增速超30%,软件开发、化学制药等行业研发强度超10%。足以看出,无论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涌现抑或是未来产业的孵化孕育,沪市主板公司都处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前线阵地。
对于高研发公司,资本市场亦给予正面反馈。2023年末,沪市主板公司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在5%以上的公司,其整体市盈率为36.14倍,高于2019年末同等公司的35.05倍,也高于沪市主板的9.99倍。
同时,传统产业正以创新增加新质动能,以绿色为发展底色,加速改造提升。近三年,交通运输、钢铁、公用事业等行业的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0%、13%和21%,建筑装饰、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等行业平均研发投入超5亿元。
如电力标杆企业华能国际,2023年在保持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继续加大研发创新,拓宽公司护城河,坚持绿色发展,勇担社会责任。期内,成功研制国内首套燃机烟气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及世界上容量最大的5兆瓦超级电容储能系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燃机烟气高效余热利用装置在北京热电厂投运,全年共有617件发明专利、3239件实用新型专利和320件国际专利获得授权。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沪市主板近年涌现出各类细分行业科技龙头。光伏产业方面,有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制造商隆基绿能和硅料电池片一体化龙头通威股份,亦汇聚了福斯特、福莱特等光伏组件材料龙头。
集成电路产业方面,有芯片设计领域模拟芯片龙头韦尔股份和米乐中国 m6平台官网存储芯片龙头兆易创新,封装测试领域市占率全球前三的长电科技,国内整合设备制造龙头士兰微。汽车产业方面,有广汽集团、长城汽车、宇通客车等乘用车、商用车龙头,亦汇集了遍布汽车各细分零部件领域的福耀玻璃、拓普集团、伯特利、均胜电子等86家零部件公司。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等未来产业不断丰富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以为例,公司在巩固图像传感器领域护城河的同时,积极布局自动驾驶领域,于2023年发布TheiaCel技术,让汽车图像能更好应对明暗变化场景,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近十年来,沪市主板一批新兴制造、现代服务公司数量呈阶跃式增长,连通实体经济的脉络。据统计,机械设备行业由45家增至125家;医药生物行业由62家增至109家;汽车行业由42家增至114家,电力设备行业由45家增至87家;电子行业由26家增至71家;通信行业由14家增至29家。统计显示,相关行业公司收入、利润和市值占沪市主板实体企业的比重分别大幅提升5个、10个和10个百分点。
整体上看,高比例的研发投入,正带动沪市主板新兴产业成长与传统产业转型齐头并进、互融互促,从而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支持未来产业布局。